由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李文勇教授、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胡伟杰等带队的广西代表团,联同马中国际教育中心代表,于近日对吉隆坡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成功访问。双方代表团成员围绕共建“鲁班工坊”、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以及“中马智慧交通实验室”等多项合作议题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标志着双方教育合作进入新的实质性阶段。
首日聚焦:共商鲁班工坊与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

在17日的交流中,鲁班工坊建设成为核心议题。吉隆坡科技大学理事会理事兼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张维津教授指出,马来西亚目前尚未设立鲁班工坊,他对此表达了诚挚的期待,并正式邀请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马来西亚鲁班工坊的创建。

交流进一步深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领域。张维津教授提及,针对吉隆坡科技大学计划于2026年开办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他希望传统汽车专业的学生也能选修相关课程,以增强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对此,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刘学军教授介绍了该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教学重点,包括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核心技术以及更综合的系统技术。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李文勇教授则强调了人才需求调研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关键步骤是深入了解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并形成详实的人才需求报告,进而据此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李教授同时表示,学院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与吉科大进行课程共享,经翻译后即可投入使用。基于过往成功的国际师资培训经验,他热情邀请吉科大派遣教师赴广西进行交流与培训。

张维津教授对此积极响应,提出在比照双方人才培养方案后,可采用“嵌入式”合作模式,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优质课程融入吉科大的教学体系中,共同实现培养更多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人才的愿景。
次日推进:规划智慧交通实验室与拓展基建合作

18日的会谈重点转向了“中马智慧交通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李文勇校长(注:与前述李教授为同一人)表示,中国的工程项目建造技术已非常成熟,具备向马来西亚进行技术移植的能力,并愿意依据马来西亚国家标准助力当地高校的基建与管理。他特别指出,马来西亚与广西在环境条件和建设标准上高度相似,因此合作不应局限于智能建造,亦可拓展至传统建造领域,特别是在建筑材料等方面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交通战略层面,李校长介绍了广西钦州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展望了打通与东盟国家通道的潜力。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道路工程研究院院长胡伟杰补充道,集团在道路检测领域拥有40年的深厚积累,综合科研技术处于中国前沿,并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路检测效率方面成效显著。他看好吉科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广西交科在技术应用方面的专长,认为双方在科研与人才培养上具备深度合作的可行性。
马中国际教育中心董事孙翠媚在致辞中,对能作为中马教育合作的推动者深感欣慰,并表示未来将致力于促进两校在互通互惠、互利及科研合作上迈向新台阶。
吉隆坡科技大学董事局主席陈孝云教授在总结时表达了将智慧交通技术引入马来西亚的坚定决心,承诺将竭尽全力确保各项建设达到最高标准。

交流尾声,各方共同为“中马智慧交通实验室”及“中马智慧交通工匠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为此次系列交流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